清代前期(指1840年以前的清朝)学术思想争论纷繁。明清之际,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,传播西学,这使中西学术首次相互碰撞,因此引起中学和西学之争。清初学术发展承明旧绪,宋明理学内部之间的争论沿袭下来,表现为理学(狭义)与心学的争论,随着对理学批判不断深入,回归经典运动的发展,经学考据学逐渐兴起,引发了汉学与宋学的争论。
中学与西学的争论,主要围绕着历法问题展开,但所争论的问题远远超出历法,涉及中西学术的根本。中世纪以来,西方的科学与宗教是一对孪生子,西学东渐之初,科学与宗教一并传入,且往往混淆在一起,一些传教士的主观心愿希望中国在吸收科学的同时,也接纳宗教,甚至要改变中国文化的性质,这必然与中国的固有文化发生冲突,招致士大夫们的反对。当时也有不少学者对中学和西学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。他们不盲目崇拜西学,也不一昧地尊信中国传统,而是以理性的态度弃其糟粕,取其精华,走兼采融合之路。薛凤祚潜研西法,走汇通中西之路。方以智、薛凤祚、王锡阐、梅文鼎等在处理中学与西学关系上力主兼采、融汇贯通,这是其积极方面。但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西学发源于中学之说,如果使之极端化,就会阻碍中西学术交流之路。
在中西之争中,虽不乏主张兼采者,但好景不长。公元1704年,罗马教皇颁布教令,勒令在华传教士改变方针,尤其是禁止中国教徒礼拜祖宗,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反对,康熙帝被迫采取相应的措施,限制传教士往来。中西文化交流因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而中断。
理学与心学之争发生在康熙年间。可分廷内、馆内的论争。廷内是指康熙帝与崔蔚林在宫中就朱熹和王阳明评价所引发的辩论,并涉及理学真伪问题,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崔蔚林因所撰《大学格物诚意辨》讲章一篇进呈,而被康熙帝召至宫中。在宫中,君臣就格物、诚意等问题,展开对答。这次争论虽说有政治色彩,而且最终为政治所左右,但也反映理学和心学之间的对立,崔蔚林代表王学系统,康熙帝则倾向于朱熹理学,这与他一贯推崇朱熹思想是一致的。也与当时学术尊朱的大趋势相关。
馆内是指因明史馆拟立《道学传》而引发的关于阳明学是非的争论。康熙十八年,诏开《明史》馆,徐乾学为监修。他认为,明朝以程朱一派另立《道学传》,而王阳明不应列入,馆臣中包括朱、陆两派,对《明史》是否立《道学传》,阳明应归入何传等问题有争议。张烈认为,明代不宜立《道学传》,王阳明也不属于道学,毛奇龄同意张烈的结论,但所持论据不同。他称“道学是异学”,主要论据是南北朝道教典籍中已有“道学”之名,并列《道学传》。他还进一步把道学溯源于老子,把程朱理学斥为道学,而认为阳明学是儒学。黄宗羲、朱彝尊、陆陇其等对立《道学传》也持异议。徐乾学根据众议,取消“道学”之名。
发生在廷内和馆内的王学与朱学之争,反映两派学术上的分歧。但诸儒为学,也不乏兼采者。孙奇逢、李、陆世仪议论持平,主张融合程朱与陆王,比囿于门户之争之人要高明豁达。然而,当时清廷出于政治上的需要,采取“崇儒重道”的文化政策,定朱学于一尊,程朱理学被钦定为官方之学,心学从此一蹶不振。但黄宗羲、黄宗炎、毛奇龄、胡渭、朱彝尊等人对宋易先天太极图说的考证批判,揭示朱熹易学的道家性质,也使朱学受到损害。另外,在当时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风气下,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受到批判,这便为经学考据学的兴起扫清道路。
汉学与宋学之争发生在清中叶。清初诸儒对理学的批判,开启了汉宋分化之衅。自乾隆中叶起,汉学渐盛。先是惠栋高举汉学大旗,戴震继起,主张由声音文字求训诂,再由训诂寻求义理。他游学南北,名噪京师,后应聘入《四库全书》馆,与邵晋涵、周永年、纪昀等名儒肆力经史,辑佚勾沉,校理群籍。经史考据因此蔚然成风,书馆亦不啻汉学家大本营。汉学得清廷优容,就连朝中显贵亦附庸风雅。面对汉学风靡,一味复古,宋学阵营中人目睹其弊,起而护法卫道。程晋芳认为,汉、宋之学大都从训诂出发,去发明经中所蕴含的大道,而乾嘉汉学只重考据训诂,是片面的。姚鼐诋汉学为“异道”,反对只重训诂、考证的汉学。乾嘉时期也有许多学者能跳出门户局限,兼采考据义理,对汉宋学术的融合起了积极作用。如袁枚、纪昀、戴震、姚鼐、翁方纲、焦循、阮元都主张汉宋兼顾,反对把两者截然对立起来。
乾嘉时期的汉学与宋学之争,从历史眼光看,不过是儒家经学内部不同学派之争。无论是汉学还是宋学,都有片面性,没有跳出本学派的门户之见。就传统经学而言,考据与义理应是统一的,二者对治经来说,发挥的功能不尽相同,但同样重要。考据是治经的工具或手段,义理则是治经的指归。只重考据而不重义理,就不能领悟经中所蕴涵的道理,相反,一味的追求义理而忽视考据,也会流于空谈。此时汉宋之争尽管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,但一些学者能跳出汉宋之争的窠臼,主汉宋持平,考据和义理兼顾,是有远见的。另外,汉宋之争也使汉学走向衰微,随着内忧外患的进一步加剧,学术界愈来愈关注社会问题,以经世为特色的今文经学和晚清理学开始复兴,揭开了清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新一页。
以上争论,大体反映清前期学术思想发展的轨迹:明清之际,由于西学东渐,中西碰撞而引起的中西之争,随着中西交流的中断而暂告一段。稍后发生的理学内部争论,不过是宋明理学之争的延续,这一论争以朱学一时胜利而结束,但最终导致理学的瓦解,为经学考据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。随后以经学考据为标榜的汉学大盛,领袖学术坛坫,但受到来自汉学内部,尤其是理学的批判,因此也开始走下陂路。这一学术轨迹也与清前期社会的变迁相联系。中西之争发生在西学东渐以后,为中西方社会交流的产物,是中国社会面向世界的一次抉择。理学与心学之争,以理学,尤其是朱子学高居庙堂而结束,反映清廷把理学意识形态化的用心。汉学大兴在中西交往因政治等原因中断之后,宋汉之争虽说有学术发展的内在依据,但也反映变革社会政治的要求。